电气安全知识培训PPT通用课件ppt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原因:搬动瞭望亭,致使高达5.3米的瞭望亭触到3条不到7米万伏高压线人死亡,一人伤重不治,另有3人重伤入院抢救的特重大安全事故。
教训:由于陈少鹏违章指挥,兼之工人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搬动瞭望亭时,只顾下面,不顾上面。
经过:朱某母亲肖某在使用某品牌的电热水器洗澡时,由于电热水器漏电,而漏电插头并没起到切断电源的作用,导致肖某触电身亡。
经过:一名女职工提着一带塑料柄挂钩的方形铁桶,到炼油厂汽油阀取样口下,打算放一些汽油作为酸性大泵维修过程清洗工具用,当该女职工将铁桶挂到取样阀门上,打开手阀放油不久,油桶着火。现场炼油厂技术员见状,迅速找开一旁的事故消防蒸汽软管,该女职工在消防蒸汽的掩护下,很快关掉了取样阀门,并和该技术员一起,用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毛毡将火扑灭。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阀门开度过大,汽油流速过快而导致电荷积聚,产生火花放电而引发的事故,虽然现场扑救及时得当,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扩大而造成危害,但反映出个别职工安全意识还够高,对静电放电的机理以及造成的危害认识不深。
电流对的作用是使肌肉突然收缩,引起痉挛、疼痛、心律异常、心房颤动等,使心脏和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其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使严重病变。
电击:指电流通过内部,使肌肉痉挛收缩而造成伤害,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和神经系甚至危及生命。(85%)
(2)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皮肤金属化: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电烙印:是在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
●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
感应雷:分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前者是地面突起处因雷云靠近而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在雷云与别处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而以雷电波形式高速传播;后者是雷电引发骤变电磁场,使处于其中的导体上产生极高感应电压。
电磁场对人的伤害取决于其辐射强度和累计剂量,可对人的生理、心理、新陈代谢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0~300Hz的低频磁场列为可疑致癌物。对电场危害的防护采取屏蔽隔离,人员穿着屏蔽工作服。目前对磁场的防护在技术上还不成熟。
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别是6~9月,事故最为集中。主要原因为,一是这段时间天气炎热、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二是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电性增强,容易构成电击电流的回路,而且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容易漏电。其次,这段时间在大部分农村都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触电事故因而增多。
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远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与高压设备接触的人多得多,而且都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应当指出,在专业电工中,情况是相反的,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不但接触电阻小,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另一方面,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线都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此外,单相携带式设备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容易接错,也会造成触电事故。
大量触电事故统计表明,很多触电事故发生在接线端子、缠接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插销、插座、控制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接户线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
大量触电事故统计表明,有8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质不高等。
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经常伴有潮湿、高温、现场混乱、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以及金属设备多等不安全因素,以致触电事故多。
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触电事故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这些人经验不足,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其中有的责任心还不够强,以致触电事故多。
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看,由于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安装不符合要求,会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由于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也会造成触电事故;由于制度不完善或违章作业,特别是非电工擅自处理电气事务,很容易造成电气事故;接线错误,特别是插头、插座接线错误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等等。应当注意,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原因,而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的。
③电阻越大,通过电流越小,对伤害越小。而电阻大小因人而异,取决于皮肤角质层粗糙程度和内含水分。
安全电压: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的电压大小。
电流通过途径:电流作用在不同部位对造成的伤害是不同的,当电流通过心脏、中枢神经、头部,危害最大。
② 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或者心跳失常,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 。
可用“摇或叫”的方法,轻摇伤者肩膀及在耳边叫唤,测试伤者神志是否清楚。如有回应,则表示气道仍然畅通。如伤者人事不省,应立即请旁人协助报警申请救护车服务。
② 使病人仰卧平地,两臂紧贴身躯,用手帕擦去口腔异物,一手掌按前额,另一手指置于颏骨下,使头颅后仰。
3.实施有节律的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深度4-5cm,按压频率约80-100次/分。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反复进行。
它是防止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
由于绝缘破坏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
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
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
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beat365官方网站、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
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头、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
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米内。当遇到高压线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内静电聚集会损害身体健康。引起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等;
静电在内堆积,还会引起脑神经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 ,精神恍惚等症状 ,影响免疫和神经系统 。
(2)容积大于5Om3和直径大于2.5m的贮罐应接多点接地,并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m。
(4)当润滑油的电阻大于106Ω时,设备的旋转部分必须接地;否则应采用接触电刷或导电润滑剂。
(5)移动的导电容器或器具应接地。导电地板、导电工作台必须采用可挠的铜线)在有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房间里,工作人员应穿导静电鞋,穿防静电服,腕部戴接地环,这些特殊场所的门把手和门闩也应接地。
③ 增加皮肤和空气湿度。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
2006年广东省因雷击造成的灾害实例有1680宗,其中雷击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3起;人身伤亡事故78宗,死亡72人,伤54人;各种电子电器设备被雷击损坏8070件;全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8亿元。
经过:临海市杜桥镇一群村民在大水杉树下打牌。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水杉被击中,树下15名村民当场死亡,另有15名村民受伤,其中3人受重伤。
事故原因:一是周围空旷,水杉高耸引雷;二是水杉地面富含铁等矿物质,大地、水杉、雷形成一条回路,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电压高(可达数百kV至数千kV)的特点。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1)火灾和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二次放电、巨大的雷电流、球雷侵入可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破坏可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
(2)触电。积云直接对放电、二次放电、球雷打击、雷电流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直接使人触电;电气设备绝缘因雷击而损坏也可使人遭到电击。
(3)设备和设施毁坏。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伴随的汽化力、静电力、电磁力可毁坏重要电气装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指制造、使用或贮存、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指对国家或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和贮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或堆料,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分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予以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 mm的管道用金属线、雷电的预防:
答:设避雷线。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用三角形顶线作保护线。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或自重合熔断器。
答:装设避雷针,用来保护整个变、配电所建筑物,使之免遭直击雷;高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主要用来保护主变压器,以免高电位沿高压线路侵入变电所,损坏变电所这一最主要的设备,为此,要求避雷器或保护间隙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安装、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及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低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主要在多雷区使用,以防止雷电波由低压侧侵入而击穿变压器的绝缘。